xx年年终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升要素保障。今年以来,xx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部署会暨扶贫开发“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和作风保障。加强组织力量。调整充实了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力量,围绕十大工程和双基建设,成立了19个专项指挥部和1个综合协调推进办公室,指挥长、副指挥长均由县四个班子成员担任,县政府明确1名专抓扶贫负责人。各指挥部围绕贫困县摘帽,分别制定三年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将整体工作项目化、项目实施指标化、指标落实责任化。在398个行政村全部派驻扶贫工作队,其中86个贫困村由副处级干部任工作队长、第一书记,312个非贫困村由科级干部任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加大对扶贫系统干部、行业干部、乡村干部培训力度,今年开展了1期科级干部培训班和3期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共培训x名县乡村扶贫干部。完善相关政策。围绕“双基”建设、行蓄洪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项目库建设对贫困村逐村调研,先后出台《切实加强行蓄洪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按照***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决策部署和省实施意见精神,制定了我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加大资金投入。充实完善xxxx-2020年扶贫项目库,共储备x个项目、计划总投资x亿元,今年已安排扶贫项目x个,财政用于脱贫攻坚资金达x亿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x亿元,整合涉农资金x亿元,盘活存量资金x亿元,新增债券资金x亿元,其他资金x亿元),同比增长x%。
(二)明确脱贫路径,致力精准施策。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着力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强化产业支撑。大力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充分调动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能RD户的积极性,已建成产业扶贫基地94个,培育产业园x个、龙头企业x个、农民专业合作社x个、家庭农场x个,共带动x万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加快发展电商扶贫,建成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电商运营中心和2个县级电商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电商经营主体达x家。发展光伏扶贫,今年省下达我县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为x千瓦,已全部建成并网发电。推进就业扶贫。建成就业扶贫驿站x个,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x人;开发农村保洁、保绿、护林、护路等辅助性公益岗位x个,安置x名贫困劳动者就近就地上岗;已开办家政、种养殖等技能培训班x期。实施金融扶贫。健全小额信贷“周调度、月监测”制度,今年已发放x户x亿元,净增x户x亿元,超额完成省x亿元任务。强化资助救助。以教育资助、医疗救助、危房改造等为重点,推进“三保障”政策落实。今年全县发放各级各类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x万元,受益学生x人次。全县享受综合医疗保障贫困人口x万人次4亿元,为x万名常住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我县对拟脱贫户住危房实行应改尽改,今年已实施危房改造x户,超额完成省下达x户危改任务。
(三)聚焦重点难点,攻克深度贫困。我县行蓄洪区面积约占全省沿淮行蓄洪区的三分之一。县委县政府把行蓄洪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统筹推进居民搬迁、双基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稳步推进居民搬迁。按照“减总量、优存量、建新村、分步走”的原则,在范桥镇顺河村建设居民迁建安置新区,目前已入住x户,年底前可再搬迁x户;结合实施土地增减挂项目,已搬迁城关镇、邵岗乡行蓄洪区内居民x户。强化双基建设。实施行蓄洪区内401公里“组组通”道路建设,14个管网延伸工程和25个电网建改项目,保障群众出行和饮水、用电安全。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方向,完善行蓄洪区学校、养老院等配套建设,开展卫生院、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提升行蓄洪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环境综合治理。结合“三大革命”,对全县5个保庄圩、22个庄台、82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86个重点贫困村、79个国省道沿线村开展“五清一拆”专项整治行动,推进危旧房治理改造,提升村容村貌,营造干净整洁的公共空间和生活环境。
(四)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工作短板。县委、县政府直面问题不回避,较真碰硬不手软。照单全收,深入开展“重补促”活动。针对省考核评估、年中督查、交叉互查反馈的问题以及省市巡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县扶贫领导组均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4月份,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重补促”推进会和“重精准、补短板、严奖惩、促攻坚”大会,通报上一年度考核位次和具体问题,及时传递压力,深刻剖析原因,安排部署整改工作,对3个乡镇和3个县直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举一反三,深入开展“大起底大整改”活动。从5到7月,集中三个月时间,结合“夏季攻势”,聚焦“三落实、两率一度”,逐村逐户开展地毯式摸排,对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整改。对“重补促”活动、“大起底大整改”活动进行交叉检查、明察暗访,凡发现大起底不认真、问题排查不到位的,进行专项通报、纳入考核扣分,确保大起底不走过场。巩固完善,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提升”活动。从8月份开始,全县再集中2个月时间,进一步聚焦工作短板和薄弱环节,在“大起底大整改”活动基础上,开展以“四带四核”为抓手的“六排查六提升”活动,即,排查识别准不准,提升识别准确率;排查脱贫准不准,提升脱贫准确率;排查项目安排准不准,提升资金使用精准度;排查政策落实实不实,提升政策覆盖率;排查责任落实实不实,提升群众满意度;排查工作落实实不实,提升基础工作质量。
(五)加强作风建设,压实各级责任。以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为契机,促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压实监督责任。今年3月份召开全县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动员会,聚焦县、乡、村三级责任主体,组织各乡镇(开发区)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深入查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4月份县纪委监委召开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成立6个工作联组,由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整合辖区内乡镇纪委、财政、农经、扶贫力量,深入乡村开展专项检查,突出危改等重点领域,强化线索研判处置,严防扶贫资金“跑冒滴漏”。9月份结合三查三问活动,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压实乡村责任。对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每月一监测、每月一排序。对每月排序后八名的乡镇,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约谈其D政主要负责人和联系乡镇的县领导。十大工程责任部门定期开展督查,加强通报调度。压实帮扶责任。制定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确保有责必履、失责必究。每月随机抽查,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责成帮扶单位追究责任、公开通报。
(六)汇聚多方力量,强化社会扶贫。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扶贫济困,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汇聚帮扶单位力量。完善包保机制,加强定点帮扶。每位县领导至少联系1个乡镇和1个贫困村,165家***、省、市、县直单位定点帮扶全县86个贫困村。各帮扶单位立足帮扶村实际,与贫困村干群共商脱贫之策,共谋致富之路。积极谋划项目,发展特色产业,增加了贫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群众收入;大力整修基础设施,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了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创新帮扶措施,加大宣传报道,为我县脱贫攻坚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今年以来省直帮扶单位共投入资金725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实施帮扶项目73个,有力推动了我县脱贫攻坚进展。汇聚企业力量。深入推进“百企帮百村联千户”精准扶贫行动,大力开展村企结对共建。采用“企帮村、会联户”的模式,组织发动全县32个乡镇商会68家非公企业帮扶36个未出列贫困村、18个已出列贫困村、7个经济薄弱村,689个商会会员帮扶贫困户x户。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公益帮扶等形式,助力脱贫攻坚。汇聚社会力量。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积极动员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行动和爱心捐赠活动,今年全县各类社会捐赠资金已达x万元,受益贫困人口x万人次。积极应用社会帮扶新平台。今年6月,中国社会扶贫网在安徽启动,目前我县用户注册量达x万,贫困人口在平台上共发布需求1万多个,对接成功率达x%以上。
二、经验做法
(一)做大做强适应性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大“调转促”力度,推进“三产融合”,扶贫产业蓬勃兴起。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做大一产。以南部岗区为主打造“江淮果岭”,全县发展冬枣、黄桃、猕猴桃、黄金梨等经果林x万亩;以中部畈区为主打好“乡土品牌”,主推霍寿黑猪、麻黄鸡、皖西白鹅等地方优质特色品种;以北部湖区为主做活“淮水文章”,今年全县稻田养龙虾发展到x万亩,成立稻虾养殖合作社,引导x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亩均增收x元以上。发展莲藕种植3.5万亩,建成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莲藕种植基地,推广种植杞柳、菱角、芡实等水生作物,积极推行稻虾共养、藕渔共生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实现一地多用、立体增收。二是转变增收方式,做强二产。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径,成立秸秆加工合作社x个,免费为贫困户发放草绳机x台,年加工草绳x万盘,销往园林公司用于绿化,户均增收x元。培育朗德鹅养殖、加工、销售企业x家,全县年养殖朗德鹅x万只、加工鹅肥肝x
尊敬的用户,感谢以来大家对本站的支持,为更好方便服务广大用户,本站进行了全面升级,新升级的文库系统,网站内容更全,搜索更快,用户体验更好,欢迎大家体验,新站地址:点击进入新站
请大家打开新站后,建议使用手机号登录注册,然后联系客服进行会员权限转移:
会员权限转移步骤:
1、老网站会员用户权限截图发给客服
2、到新网站点击进入新站 注册一个账号,建议使用手机号登录,更方便安全
3、新网站注册用户账号发给客服,收到信息后,客服会手动给大家开通新网站开权限
4、成功开通会员权限转移成功后 ,点击网站我的进人个人中心,点击开通VIP会显示会员权限和到期时间,请自己检查
5、客服微信:369498653
点击进入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