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讲话

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讲话

同志们:

在全省上下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1周年前夕,我们隆重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表彰我省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总结交流民族工作经验,就是要大力弘扬D的优良传统,切实推动D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四川落地落实,不断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国家民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专门发来贺电,充分体现了对我省民族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模范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和工作在民族战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诚挚问候!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四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方面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珍惜荣誉、再立新功,为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同志们!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华夏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开发了富饶的锦绣河山,共同开拓了广袤的祖国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凝聚形成了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中国******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始终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而矢志奋斗。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我们D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D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D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D***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特别关心,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D章,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去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D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全面分析当前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对于引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十分关心四川民族工作,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视察指导,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四川全面贯彻D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强调要继续把彝区、涉藏地区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全过程都要精准,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强调要从治国、安边、稳藏的内在关系上把握四川涉藏地区同全省全国大局的内在联系,坚定推进依法治理。强调要加快推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灾区发展振兴,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高质量推进九寨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提升,努力建成推进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脱贫奔小康的典范。这些重要指示要求,充分体现了******、D***对四川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四川民族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全面落实******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坚决推动D***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四川落到实处。

同志们!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为巴蜀大地发展进步战天斗地、披荆斩棘,镌刻了不朽的奋斗丰碑。

——各族群众在这方热土上世代生活,共同建设了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从商周时期古蜀地不与秦塞通人烟,到春秋战国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绝壁天险中开凿的蜀道,架起了连接中原和巴蜀的民族走廊。此后秦国灭蜀、刘备入川、明末清初开始的湖广填四川数次大移民等,历经了多次民族大融合。今天,在巴蜀大地上,生活着汉、彝、藏、羌、回等15个世居民族,还有其他41个民族成分,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携手建设出一个锦绣四川。

——各族群众在这方热土上交融互鉴,共同铸就了源远流长的厚重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蚕丛、鱼凫的故事在巴蜀大地广为流传。秦国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程,蜀地在华夏文明中不断融合发展,隋唐时期就有扬一益二之说,至宋代设川峡四路得名四川。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奋斗进程,四川各族人民共同写下了从化外之地天府之国的辉煌历史。

——各族群众在这方热土上交往交流,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巴蜀文化。这一文化自古蜀文明发轫,受汉、藏、彝、羌等民族文化孕育,得长江、黄河文化浸润,汲中原、关中、荆楚等地域文化滋养,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并立互鉴。康定情歌、格萨尔史诗等民族文化绚丽多姿,彝族火把节、广元女儿节等风俗习惯延续至今,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相融相通。几千年延绵传承的巴蜀文化,凝聚形成了开放包容、崇德尚实,吃苦耐劳、敢为人先,达观友善、巴适安逸的人文精神,是四川各族群众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寄托,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四川底色。

——各族群众在这方热土上守望相助,共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奋斗诗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深地融入了四川各族群众的基因和血液。朱德与格达活佛结下生死之交,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歃血为盟,牦牛革命为处于最艰难时期的红军雪中送炭,留下了不朽的民族佳话和红色印记。抗日战争时期,四川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同四万万同胞一道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共御外侮的伟大史诗。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全国全省各族人民与灾区各族群众心手相牵,奏响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深情赞歌,展示了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

四川各族群众筚路蓝缕的奋进历程,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恢弘历史画卷的生动写照。正因为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鼓舞和激励了一代代巴蜀儿女在追梦圆梦道路上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同志们!栉风沐雨,沧海桑田。在D***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团结奋斗下,我省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特别是D的十八大以来,省委认真贯彻******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D***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各项工作,共同谱写了四川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的时代新篇。民族团结进步的政治基础更加坚实。各族干部群众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D***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民族地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力推进,广大少数民族干部已经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大力推动D的民族理论入脑入心、民族政策落地落实,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在四川召开,隆重庆祝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甘孜、阿坝、凉山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省级命名示范区、示范单位400个,建成167个团结进步新村、124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的意识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发展特色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民族地区公路通车里程达8万余公里,溪洛渡、乌东德、毛尔盖等水电站投产发电,白鹤滩、两河口等水电站加快建设。去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27.9亿元,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极大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基础更加稳定。涉藏州县六项民生工程计划

付费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该内容查看价格:¥19 / VIP会员免费

登录后购买 开通VIP免费查看

分享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