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城市人才服务工作座谈会经验分享发言
借势蓄能全力打造人才科技蓄水池
近年来,xx积极打造既有温度更有获得感的人才创业创新栖息地,全力打造人才科技蓄水池,绘就了一幅人才铸魂、科技赋能、服务立根的人才科技融合发展最美图景。
一、人才铸魂,政策设计大视野
强化政策引领、追求集成优势,打造创新人才聚集区,助推xx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顶层设计高端。坚持改革先行、大胆探索,构建富有xx特色的人才科技工作体系。一是创新体制。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市委人才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人才科技工作融合发展新体制。二是健全机制。建立人才科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统一领导、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三是强化保障。开展D委(D组)书记抓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强化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确保制度刚性落实。
(二)政策汇聚前沿。坚持高位谋划,以前沿理念和最新视角提升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一是走出去学。利用外出引才和人才工作交流等时机,充分吸收省内外人才工作先进做法,有效拓宽人才工作视野。二是请进来教。通过举办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人才论坛、绿色发展人才研讨会、专家xx行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指导规划编制、政策制定。三是沉下心研。全面升级xx史上最有竞争力的“人才新政”15条和“科技新政”26条,开启“157创新引领行动计划”,搭建起人才科技工作融合发展的“四梁八柱”。
(三)金桥合作链接。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人才主导,大力实施“人才金桥”工程。一是合作有机制。与38所国内重点高校和19家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机构结缘,建立智力互享、人才互用和网络互通的“人才金桥”合作长效机制。二是平台有创新。发起成立长三角人才社团联盟,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大院名所开展多元化合作,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已入驻xx。三是效果有评估。加强对引进人才的跟踪评价和绩效考核,对引才效果好的合作地区和单位,持续加大合作力度,通过金桥合作开展招才引智活动400余场,引进紧缺人才近4万名。
(四)重大活动落地。坚持活动引领、硬招推动,培育新体系、繁育新生态、展现新形象。一是持之以恒抓。连续9年举办的“人才科技”峰会,已成为展示xx全方位形象的一扇金色窗口、发展xx人才科技战略资源的关键行动和手段。二是迭代升级引。抢抓人才招引窗口机遇,迭代升级高校毕业生引进政策,首次面向世界一流大学,采取直接面谈面试方式引进优秀毕业生30名。举办首届“千企万岗”全国大学生双选会,强力推出高铁专列接送、食宿全免费等硬举措,吸引了全国各地高校近万名学生参会。三是科学高效用。实施“百博入百企、百博入乡镇”人才引领计划,分5批选派省内外263名博士(专家)到235家企业和12个乡镇挂职,推动人才、项目、产品、市场有机结合。
二、科技赋能,发展平台大格局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区域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人才科技已经成为xx后发赶超的强大新动力。
(一)练内功,强化科创驱动。走科技创新“先发之路”,推进人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一是加快体系构建。打造浙西南科创中心,建设浙西南生态科技城、科创园、科创走廊、科创小镇原生态第二创新空间等平台。二是加强要素融合。加快技术研发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创特色产业集聚群渐成气候,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融合”蹄疾步稳。三是加速高精培育。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科技创新指数跃升至全省第2,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二)借外力,强化平台拓展。坚持开放合作,借台唱戏、借巢引凤、借梯登高,推进人才与平台无缝对接。一是拥抱“长三角”。着力破解区位劣势难题,建成杭州未来科技城xx海创园、宁波杭州湾新区xx山海协作工业园等一批“人才飞地”,使“住在杭州,干为xx”成为新时尚。二是扩大“朋友圈”。着力突破创新发展平台缺乏瓶颈,先后与19个省直部门签订厅市合作协议,与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合作成立生态经济数字化工程(xx)研究院,与浙江省留联会共同举办第六届“侨智聚绿谷创新引未来”活
尊敬的用户,感谢以来大家对本站的支持,为更好方便服务广大用户,本站进行了全面升级,新升级的文库系统,网站内容更全,搜索更快,用户体验更好,欢迎大家体验,新站地址:点击进入新站
请大家打开新站后,建议使用手机号登录注册,然后联系客服进行会员权限转移:
会员权限转移步骤:
1、老网站会员用户权限截图发给客服
2、到新网站点击进入新站 注册一个账号,建议使用手机号登录,更方便安全
3、新网站注册用户账号发给客服,收到信息后,客服会手动给大家开通新网站开权限
4、成功开通会员权限转移成功后 ,点击网站我的进人个人中心,点击开通VIP会显示会员权限和到期时间,请自己检查
5、客服微信:369498653
点击进入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