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解潜在返贫风险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化解潜在返贫风险的调研与思考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脱贫攻坚,xx作为全省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和全省人民一道共同迈进了全面小康社会,我们深为xx老区人民摆脱了贫困感到光荣和自豪。但是,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等重要。在近期的专题调研中,我们发现xx全面小康的基础不是太牢,还有一些潜在的返贫致贫风险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一是来自低端产业的潜在风险。产业扶贫不仅直接有效,而且是农民持续增收的“硬核”。经过连续多年的增面积、扩规模,xx的花卉苗木,xx的精品林果、蔬菜、小花生,市湖滨新区和泗洪的水产、碧根果、大枣、水蜜桃,宿豫的金针菜、金银花、莲藕、瓜蒌,宿城的多肉花卉各县区均形成了特色主导产业。同时,不少“扶贫车间”和小型服装厂、鞋帽厂、玩具厂等小微企业建到了群众的“家门口”,一大批低收入农户增加了收入,实现了脱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低端小微企业生产工艺简单,虽然可以帮助群众就业致富,但无法形成产业优势,抗不住市场风浪。去年上半年受疫情、行情影响,一些小微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停产。“十三五”以来,全市桃果产业发展迅猛,其中xx、泗洪面积较大,面积过大就有一个同质化竞争问题,再加上鲜桃有保质期短等致命弱点,盛产期的水蜜桃价格持续下跌,每斤零售价才1块多钱,有的乡镇出现桃子滞销。当然,这与汛情有关,但也说明xx鲜桃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一旦供大于求,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会一落千丈。xx历史上就发生过桑园被刨、山楂树被砍、葡萄园被毁等令人痛心的事件,这不能不引起警惕。

二是来自“隐性户”“边缘户”“脆弱户”的潜在风险。毋庸置疑,全市脱贫攻坚的核心指标均已完成,但由于基础脆弱,目前我市农村至少还有四类农户特别值得关注:一是部分农户虽然家有两套房(农村一套、城里一套)、有收入,但负债多、日子苦,只是“外面光”,是隐性贫困户。现在农村有句流行语:“城里无房,儿媳妇不进洞房”,说明他们是举债买房。二是一些留守老人虽然儿女双全,但子女不孝,生活困难。三是有些农户打工打的都是季节工,收入不稳定,加上子女多,学费压力大,属于“边缘户”。四是刚刚跨过贫困线的“脆弱户”。这几类农户返贫致贫风险极大,不能掉以轻心。

三是来自创收能力不强、增收渠道狭窄村居的潜在风险。近几年来,在全市各级部门单位的挂钩帮扶下,集体经济年收入几十万、过百万的村居比比皆是,集体经济“空壳子村”全部“清零”。但其中不少村居是通过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在溢出土地、水面等集体资源的发包上获得收入,摘掉了穷帽子的。如今,农村能发包的公共资源基本上都发包了,这些村居如果不增加创收项目,不拓宽增收渠道,那不单集体经济会“歉收”,群众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四是干部作风不实带来的潜在风险。决战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全市广大基层干部不畏艰难困苦,勇于责任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在少数干部身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庸懒散软”等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干部对帮扶工作不是有厌战情绪,就是对脱贫成果估计过高,盲目乐观;有的身在基层,却沉不到群众中去,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偶尔到困难农户家也只是问问情况、填填表格;有的明知帮扶项目未达预期,却弄虚作假玩起了文字游戏这些都直接影响D群干群关系,增加了返贫风险。

上述风险警示我们,脱贫摘帽后不能“大撒手”。xjp******去年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因此,进入“十四五”后,我们要继续发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的好作风,有的放矢、持续发力,把这些年来的脱贫摘帽成果巩固好。

一要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突出搞好村居“两委”领导班子建设,特别要选好配强村(社区)D支部书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D的宗旨教育一刻不能松。要通过深刻的思想教育,着重解决不愿担当、不善担当、不敢担当、不真担当等突出问题;要大力弘扬D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用抗疫精神激励广大干部不忘初心使命,争当人民群众的好公仆。进入“十四五”后,现代化建设对基层干部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要着力解决基层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偏下等突出问题。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和政治待遇等手段,把那些学历高、敢担当、善作为的年轻D员干部选配到基层干部队伍中去。有了坚强的战斗堡垒,才能跑出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度”,农民群众的小康生活才能更加持续和稳定。

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支撑,产业兴旺,是巩固脱贫成果的“硬核”。要花大力气招商引资,重点引进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全力打造农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努力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产业和产品升级换代,避免或减少农产品同质化和市场无序化竞争。要把招商引资贯穿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全过程。同时,还要统筹“线上”“线下”两种手段,推动“直播带货”,深化产销对接,让xx绿色农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得快、卖出好价钱。

三要建立常态化返贫预警机制,并因户施策,精准帮扶,确保全面小康“一户不落、一个不少”。1.要按照省有关部门刚刚确定的低收入农户新标准,对全市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全面核查和识别,把那些“徒有虚名”的隐性贫困户精准地统计出来,并因户施策,给予帮扶。2.对那些刚刚脱贫的“边缘户”,在政策、项目上“扶上马”,还要“送一程”。3.建立常态化返贫预警机制,加强对低收入农户的动态管理。在监测手段上,要推广宿豫区、泗洪县使用的“致富码”,分“红黄绿”三色进行分类管理模式,一旦发现某农户有返贫迹象,立即采取就业帮扶、救助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所有“边缘户”百分之百过上高质量小康生活。4.对于那些没有内动力,“等、靠、要”的农户,必须先“扶志”,不能全包,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

付费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该内容查看价格:¥19 / VIP会员免费

登录后购买 开通VIP免费查看

分享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