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推进基层D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D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xx县严格按照上级D委的部署要求,以创建农村五个好D组织工作为目标,对基层组织进行规范化建设,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设基层D(工)委x个(其中县直机关D(工)委x个,乡镇D委x个),共设x个D总支、x个D支部,共计x名D员,其中,农民D员x名。20xx年以来,我县多渠道筹资x亿元,对全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进行提质改造,目前已有x个项目竣工。同时投入x多万元对全县组织活动场所进行规范化上墙和设备采购,进一步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水平。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一把手履职不全面。部分基层D组织D支部书记平时忙于开展农事活动或是打理生意,把自身的主业变成了兼职。工作繁忙的时候,这些D组织一把手履行职责往往难以真正到位,有的甚至连三会一课都不能正常坚持。有些D支部书记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有意无意地淡漠对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导致人才断层、青黄不接。有些D支部书记没有主动了解和掌握D员的思想和工作情况,难以切实做好D员的思想教育,难以检查落实D内制度。支部书记职责履行不全面,导致D建工作推进效果不明显。

(二)组织生活开展不正常。由于农村基层D员流动性较大,全县长年外出务工的D员基本保持在x人以上,平时很难召集到一起开展活动,组织生活开展不够经常。部分D支部没有严格落实《中国******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规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D员、主题D日、组织生活会等存在走形式的现象,有时就是看看电教片、传达上级精神,学习内容过于空泛,组织生活变成了缴缴D费、读读文件、看看片子、碰碰杯子,D支部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致使D内生活不能坚持正常化,降低了D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了支部工作的规范运行。

(三)基层阵地建设不完善。20xx年以前,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组织活动场所面积都在200平米以下,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寥寥可数,并且多数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属于D支部、村委会等业务兼容共用,D建内容与其他业务内容合并在一起,缺少D建阵地的庄重肃穆感。有些支部活动室布置过于简陋,设置内容过于简单,并且长期不更换,设备陈旧,功能不齐全,只当摆设之用。有些村级公共服务场所墙上挂满规格各异、大小不一的规章制度,门边悬挂各种标识牌,不成规矩。有些D组织甚至没有支部活动室,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农村基层D组织D内生活的正常开展造成很大不便。

(四)活动场所使用不充分。20xx年以来,我县已新建成的村级活动场所超过x个,但有些村级活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服务中心建成后,为民服务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部分村干部未能按要求正常值班,人员不正常不到位,群众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有场所却没人办事。有些村级班子和D员群众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功能和开展活动的目的意义认识还比较模糊,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有阵地、无活动的现象,村级活动场所一室多用的综合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功能只是体现在牌子和制度上。相当一部分村仅停留在日常办公、D员开会等方面,深层次发挥阵地作用还比较欠缺,比如各村都配了电脑、远程教育、图书室等,但是在D员活动、科技培训、信息传播、文化娱乐等方面还做得不够。

(五)D员活动开展不经常。组织D员开展丰富多彩的D内活动,是激发D员积极性、创造性、增强D员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但是部分基层D组织开展主题D日、D员教育培训等活动时不能正常坚持,而且在形式上内容上都是沿用以往的老套路、老办法,只开展固定动作,没有结合各自支部的实际,旧瓶装新酒,缺少吸引力,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有些D支部长年在外打工的流动D员比例超过x%,组织生活不能经常参加,D费不能按时缴纳,影响了基层D组织的整体形象和D建工作的开展。

三、对策措施

(一)强化规范生活,确保正确履职。基层D建工作规范化主要体现在基层D支部生活规范化。组织开展支部的D内生活,要靠基层D支部书记严格按照《中国******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规定,组织基层D支部成员和全体D员定期开好支部委员会、支部D员大会以及D小组会,认真组织进行民主评议D员活动,坚持开展D员定期集中学习活动。不断完善《xx县基层D组织书记抓D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实施方案》,落实《xx县关于落实新时代三会

付费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该内容查看价格:¥19 / VIP会员免费

登录后购买 开通VIP免费查看

分享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