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在国有企业编制“十四五”规划中的应用

数字经济在国有企业编制十四五规划中的应用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兴经济形态。2020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国有企业必须将数字经济纳入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切实将数字经济的创新成果融入实体经济,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形成以数字经济为创新驱动力的新经济。

一、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数据价值化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集成融合,产业数字化应用潜能迸发释放,新模式新业态全面变革。

(一)数字经济将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刘鹤同志在《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重大的技术革命总是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程度的解放,这不仅改变着生产函数和产生毁灭的创新效应,而且每次技术革命都对社会结构、地缘政治、国家力量对比产生深远而根本性的影响。实践证明,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推动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日益重要的驱动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竞争法则,也是商场的生存规则。埃森哲研究显示,数字化时代,企业的发展不再延续从生产、发展到灭亡的正弦曲线,而是短期内爆发式的竞争和潜在骤亡。只有能够准确判断形势,并顺应形势制定和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反之,就会被时代无情地抛弃。

(二)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竞相发展数字经济

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围绕数字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美国相继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维护美国人工智能领导力的行政命令》等战略计划,并于2016年成立数字贸易工作组,帮助本国企业扫清阻碍全球数字贸易的壁垒。欧盟积极构建数字经济相关监管规则,2018年颁布实施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堪称最严厉的个人数据保护法。此外,法国、德国、西班牙等成员也在欧盟整体部署下,纷纷更新了本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划。2017年,日本发布互联工业战略,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应用到生产制造领域。同时,其还发布《下一代人工智能推进战略》等文件,从战略规划、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为社会5.0互联工业铺平道路。

(三)新冠肺炎疫情为数字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云办公”“线上经营”“智能化制造”“无接触生产,数字经济极大地促进了万物互联。从复工复产和企业发展新情况来看,复工最快、最迅速的是通过互联网;复产最快、最到位的是通过互联网;成长最快、发展最好的是数字产业;增长最快的是数字经济。马云表示,过去互联网技术让企业活得好,未来互联网技术更是企业活下去的必要条件。可以见得,以互联网为核心要素的数字经济已迎来发展的窗口期、黄金期。

二、加快“十四五”期间数字产业的布局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按照可比口径计算,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名义增长15.6%,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约7.85个百分点。可见数字经济的浪潮来势迅猛,国有企业必须牢牢把握数字产业发展的时代脉搏,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为主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努力形成发展新优势。

(一)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

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重塑战略思维、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重要驱动要素的价值创造体系。一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国有企业要发挥和集中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的优势,统筹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增强产业协同发展能力,在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网络数据安全等领域,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产业。二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数字产业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产业和创业项目的投资力度。通过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优势企业,培育一批数字化服务企业和创新应用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高行业水平及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三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和发挥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创新平台的作用,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围绕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和关键领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基础研究、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等工程,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促使数字产业科研成果转化为数字技术、数字技术转化为数字产业。同时,大力实施数字产业标准化战略,努力参与或承担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二)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一是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既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补齐产业短板,也有利于加快产业升级,有效推动投资。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中传统优势企业比重较大,产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而迫切。要用好用足国家的相关政策,持续推进传统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加快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步伐,促进数字化为传统产业赋能,实现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二是全面推进互联网+行动。优化传统业务流程,提高业务运作效率,推动企业上网入云,实现数字化管理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转型,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决策链、生产制造链、客户服务链反应更加敏捷高效精准,加快数字企业、智慧企业建设。三是加快营销方式的革新。数字经济对营销和服务产生极大影响,大数据将推动个性化服务,成为未来商业的发展方向和新驱动力。国有企业要主动提升个性化营销和服务水平,从单一的产品制造商,向研发、设计、制造、管理、运营的综合性、集成化服务供应商转变。要大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业务发展模式,提升企业发展活力。

(三)加快推进数字化治理

一方面,加快管理模式变革。数字经济为传统管理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必须主动适应数字经济生产要素的变化,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和利用智能管理的优势,促进生产、流通、服务降本增效,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智能化、工厂运营管理现代化。要发展基于平台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

付费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该内容查看价格:¥19 / VIP会员免费

登录后购买 开通VIP免费查看

分享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