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个基层D组织标准化建设名词术语解读
1.“三会一课”
定期召开支部D员大会、支部委员会、D小组会,按时上好D课。支部D员大会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D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至2次,每季度上1次D课。D委(总支)班子成员每年至少到所在支部或联系支部讲1次D课。
2.民主生活会
D员领导干部召开的旨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活动制度。D委(总支)每年至少召开1次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会议召开情况及时通报。
3.组织生活会
支部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的组织生活制度。支部每半年召开1次D员组织生活会。遇有重要情况,及时召开。
4.民主评议D员
按照D章规定的D员条件,对全体D员进行新时期合格D员的教育,通过自我评价、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检查和评价每个D员在坚持D的基本路线的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并通过组织措施,达到激励D员、纯洁组织、整顿队伍的目的。
5.D员D性分析
按照***《关于加强D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和民主评议D员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D员D性分析评议制度,积极稳妥地做好评议出的不履行D员义务、不具备D员条件D员的教育转化和不合格D员的处置工作。分析评议的方法步骤:组织学习、撰写D性分析材料、进行民主评议、提出评议意见、反馈评议意见。
6.双重组织生活
D员领导干部既要参加D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又要参加所在D支部、D小组的组织生活。
7.D员活动日
由基层D组织全体D员参加,活动主题根据上级D组织安排和本单位工作需要确定。采取学习辅导与网络互动、座谈讨论与主题论坛、典型交流与外出考察、岗位奉献与谈心交心、D员内部活动与D外群众参与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活动日的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上级D组织的决议、指示;研究D内重大事项和部署工作;组织D员学习政策、法规、工作业务和D的基本知识;开展思想汇报和评议D员;开展义务劳动、服务群众、参政议事、献计献策等活动。
8.“四有”好干部
心中有D、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9.D组织活动场所“六有”标准
有固定活动场所,并达到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D旗、有书报、有制度。
10.“五个好”、“五带头”
创建先进基层D组织要努力做到“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D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争做优秀******员要努力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11.乡D委书记“一好四强”
政治素质好,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化解社会矛盾能力强、做群众工作能力强。
12.村D组织书记“三有三带”
有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能带给希望;有经济头脑和致富本领,能带领发展;有良好品行和公道之心,能带来和谐。
13.村D组织带头人“523”工程
紧紧围绕美好乡村建设任务和建设周期,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村D组织带头人队伍,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全省重点培育省级示范村D组织书记500名,市级示范村D组织书记2000名,县级示范村D组织书记3000名。
14.“双技”培训
农业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
15.农组六大载体
“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无职D员设岗定责、流动D员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D员承诺制。
“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把农村D员、干部培养成发展能手,把农村发展能手培养成D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内重大事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由D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D员议事会(或D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D员议事会:农村基层D组织的议事协调机构,只议事不决策事。议事会代表的任期与村D组织任期相一致,可连选连任。议事会代表人数议事会代表规模原则上按10—20人确定,议事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1人,会长一般由村D组织书记兼任,副会长由在本村具有较高威望的老D员或离职老村干部D员担任。村“两委”成员除D组织书记外原则上不作为议事会成员。D员议事会议由会长召集并主持,每季度不少于1次;D员议事会议必须有五分之四以上议事会成员出席方可举行,所议事项必须经到会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能形成议案。
无职D员设岗定责:针对农村工作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D员特长,把D员能做、会做以及需要D员做的事情,作为设置D员岗位的重点,让他们上岗履职,解决农村无职D员“无权管事、不会理事、无法办事”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农村D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流动D员“双向带动”:流动D员把家乡的劳动力带出去务工增收,把在外面了解的信息、学到的技术、积累的资金和联系到的项目带回家乡创业发展。
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乡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村建立D群服务中心,由专人办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凡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事情,凡不需要一家一户亲自到现场办理的事情,都可由村里的代办员办理。办理程序主要由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环节组成。
D员双向承诺:根据D员设岗情况,由D员向D组织和群众承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16.城乡基层D组织结对共建“三联三化”
围绕“基层组织共建、D员队伍共管、干部人才共育、科学发展共赢、困难群众共帮、D建资源共享”目标,深入推进组织联建、活动联抓、干群联心,D建工作一体化、村级工作规范化、服务群众常态化。
17.“一厅两室一场两栏”
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大厅;D员活动室、村干部会议室;群众娱乐广场;D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
18.乡“五小”建设
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活动室。
19.“三重一大”事项
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20.“文建明工作法”
四川省营山县城南镇D委书记文建明探索出一套促进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的乡D委“三二”工作法。“三”即“三制”、“三定”、“三教育”,“二”即“两下”、“两集中”。“三制”是指根据乡工作的内容和特点,把乡工作分为三类,实行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三定”是指根据乡D委、政府承担的职责任务,按照现有领导和工作力量,实行定岗、定员、定酬;“三教育”是指围绕强化乡管理和任务落实,对D员、干部、群众进行分类教育,实施D员D性教育、干部爱民教育、群众“十好”教育;“两下”是指围绕推进工作,引导干部眼睛向下、改进作风,实行下访寻问题、下村解难题;“两集中”是指围绕方便群众办事、帮助群众理财,实行集中服务、集中理财。
21.村干部报酬“一定三有”
定权责立规范,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
22.社区D组织书记“四有四能”
有较强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能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处理各类复杂问题;有较强的领导社区治理能力,能统筹整合各方面力量;有较高的群众威信,能团结凝聚居民群众。
23.社区“一办四中心”:
社区活动场所要建成社区办公用房和D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24.社区大D委
由社区D组织牵头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平等基础上,以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建立社区各单位D组织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