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区人民政府统计数据(司法局)
【概况】2019年,xx市xx区司法局机关在编人员15人,基层司法所29人,区法律援助中心5人,公证处8人。全区有执业律师66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45人,司法鉴定人16人。撰写的“xx打造特色调解工作模式”、“xx多措并举提升安全”被法制日报刊登,为xx争创了2019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荣誉称号,区司法局也被推荐为2019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单位,代表xx市迎接了“七五”普法中期督导检查,普法工作受到了省检查组领导的高度评价,在xx社区打造的宪法主题广场被省普法办表彰为“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普法宣传】2019年,我们积极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组织各执法单位拍摄《法治一线》28期,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讲解,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律素质。继续深化“宪法进万家”活动,开展了“普法进乡村,宪法伴你行”“宪法进万家社区专场”“法治教育进校园”等宪法主题普法宣传活动10多次,将宪法知识送进乡村、社区和学校。同时,将3万多本《宪法》读本送进机场、车站、宾馆、银行、政务服务中心、工地、学校等人口密集场所,在全区营造了学习宪法的浓厚氛围。在南山社区打造的宪法主题广场被省普法办命名为第三批“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在全区中学开展了“我是学法小先锋”法律知识竞赛,广大中学生踊跃参与,在比赛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法律意识;在全区开展了“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共征集作品47件,其中xx和xx的作品在xx市“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我局组织拍摄的《印象宪法》微视频在省“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作品征集展播活动中获得一等奖。xx司法所xx同志被xx市普法办选为队员,参加省宪法基本知识电视大赛荣获三等奖。
xx月xx日,省检察院检察长xx带领的检查组对我区“xx”普法中期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检查组视察了我区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和检察院的D建工作展厅及“xx学”检察文化展厅,对我区相关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9年,xx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对上考核全市第一。
【律师业务】2019年,全区共有律师事务所9家,其中普通合伙律师事务所7家,个人律师事务所2家。律师人数10人以上的2家分别是xx律师事务所和xx律师事务所。全区共有66名律师,其他辅助人员9名。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1813件,其中刑事案件91件,民事代理1574件,非诉讼案件148件,涉及金额8000余万元,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4300余万元。代写法律文833份,担任法律顾问858家,解答咨询5000余次。
【公证业务】xx市xx公证处是全区唯一一所办理公证业务的公证机构,有工作人员19人,其中公证员7人。2016年10月,区公证处乔迁新址,由原租用xx小区办公楼,迁至xx三楼,并以此为依托,新建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019年全年共办理各类公证20255件,涉及金额近8亿元,其中办理国内民事公证16942件,办理涉外公证3313件。为伤残军人、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病人等上门服务近100人次,为生活困难者、残疾人等减免公证费近40万元。共接待群众来访咨询近千人次,提出司法建议600多条。办理的公证准确率达到100%,无一起错证或因公证案件而发生民事纠纷案件。
【法律援助】2019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80件,其中民事862件,刑事18件,办结801件。解答“12348”电话与来人咨询4000余人次。维护农民工、低保对象、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依托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开通了“法律服务绿色通道”,通过整合法律援助、律师、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职能部门,实现法律服务“一站式”服务,降低了法律援助门槛,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弱势群体的法律需求。在区工会建立了xx市xx区法律援助中心驻工会工作站,方便困难职工了解法律援助,及时申请法律援助。在区看守所、区检察院、区劳动仲裁院、区公证处分别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在15个镇办也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
【司法鉴定】2019年年底,全区共有司法鉴定人16人。2019年,xx鉴正司法鉴定所和xx科真司法鉴定所分别办理法医临床鉴定司法鉴定案件405件和958件。
【仲裁工作】2019年xx仲裁委员会xx工作站受理各类案件195件,其中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48件,保险合同纠纷19件,租赁合同纠纷31件,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40件,民间借贷合同纠纷16件,借款合同纠纷24件,物业合同纠纷17件;案件标的额:9816万元,收费:65万元。举办仲裁法律知识培训班11期,参加人数280人,向市民发放仲裁法律知识宣传材料300余份。
【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2019年,xx区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为目标,以监管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努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全面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量。截止年底,全区累计接受社区服刑人员2189人,解除矫正1893人,共有社区服刑人员296人,矫正期间服刑人员实现无脱管、漏管,无重新犯罪。为平安xx、法治xx建设,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是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打造高质量社区矫正中心。构建三级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依托市民服务中心,建成了区级社区矫正中心,在司法所建成镇级社区矫正中心,并依托司法行政工作室将社区矫正中心触角延伸到村(居),形成区、镇、村(居)三级社区矫正中心网络体系建设。投资40多万元,建成了手机GPS定位监管平台,完善手机APP和视频点名系统,实行全天候定位监管。二是以档案管理为切入点,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