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建论文:开展D支部工作质量提升的理论研究
摘要:本文以提升支部工作质量为重点,按照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行规范、活动经常、档案齐备、作用突出等“六条标准”,提出全面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思考,在推进D员先进性教育长效化、D内政治生活规范化、D建创新创效品牌化等三个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着力破解D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度不高的“两张皮”等问题的解决路径。
关键词:支部建设现状、标准、问题分析,创新支部建设的思考、方法等。
第一部分支部工作质量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D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层D组织建设作为D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基层支部工作质量,是企业D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国有企业基层D支部建设的基本理论体系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加强基层D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在D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不断提高D的建设质量”。D的建设质量关乎D的生命。不断提高D的建设质量,必将使D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提高D的建设质量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全面提高国企D的建设质量,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的精神,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地抓好D建工作。***报告对基层D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重新定位,就是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突出政治功能为核心、以加强D员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推动改革发展为己任,切实发挥好基层D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D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提升支部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2018年10月28日,*********印发了《中国******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D章要求,既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又体现基层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对D支部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新时代D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
******在全国国有企业D的建设工作会上提出了加强国企D建工作总要求和“四个坚持”,即坚持D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D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D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坚持D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D组织不放松。******着眼D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入回答了国企D建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国企D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下一步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提升支部工作质量的重大意义。提高D的建设质量,是******着眼于永葆D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顺应新时代D的建设总要求提出的重大课题。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再次突出强调提高D的建设质量问题,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质量是基层D建工作生命线”的理念。以D建质量是否过硬作为衡量基层D建任务成效的标尺,促使基层D组织书记下千辛万苦抓D的建设质量,想千方百计补质量短板,不断推动基层D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提升,把D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D。
第二部分支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能源供给企业,基层D支部建设理论系统的理论梳理不足,对国有企业基层D支部质量提升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一方面企业安全生产压力大,另一方面,工作任务重,劳动强度大。支部建设只有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任务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有有效提升支部的D建工作质量。分析企业支部D建工作,导致支部工作质量提升的因素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现实问题。
(一)支部书记综合能力不足。基层D支部书记作为基层D组织的领头羊,支部的战斗力强不强,D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决定因素就是支部书记能力强不强。支部书记大都来自一线,从事技术工作,D建工作基本功不扎实,管理形不成系统化,组织生活开展的单调、形式单一,不能满足支部D员的需求;个别支部书记年龄偏大,与企业平均年龄倒挂,思想观念赶不上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疏于对D员的教育和管理,不能有效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D支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发挥作用不明显。
(二)支部对创新D建工作意识模糊。由于支部书记对抓好D建工作经验不足、认识不足,开展工作仅限于组织D员开开会、学学文件,工作方法和思路停留在旧的模式上,未能找准D建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结合点,D建活动与企业发展脱节,工作没有造出声势和影响;许多支部书记每天要完成本身业务工作,只有在牺牲业余时间的情况下,才能组织D支部的活动,工作只能是被动应付,谈不上创新。
(三)支部组织生活活动单一。由于支部书记对抓好D建工作经验不足、认识不足,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仍有差距;一些D支部没把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当作教育管理D员的有效途径,D员汇报思想或参加D内讨论大话、套话、空话多;工作方式主要是集体学习代替组织生活,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影响了D组织的威信。一些D组织由于D内生活没有吸引力或不正常开展,导致了D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下降。
(四)支部作用难以发挥。一个支部在D员和群众中有没有凝聚力,取决于支部作用能不能很好地发挥。支部作用发挥得好,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主心骨”,自然就会有凝聚力。一些D组织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分析不够、判断偏离,习惯传统工作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在工作方法上缺乏针对性和影响力;基层个别D组织书记由于年龄偏大、文凭偏低,能力偏浅,影响了支部作用的发挥,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忽视了支部书记的责任,对支部建设和D员管理用心不够,存在D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第三部分提升支部工作质量的途径
加强国企D建,提高支部D建工作质量,就要坚持从严治D,聚精会神抓研究谋划、抓部署推动、抓督查落实。D组织书记要强化“一岗双责”责任,要树立抓好D建是本职、不抓D建是失职、抓不好D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D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齐抓共管,层层推动责任落实。围绕以上重点,提升D支部D建质量要加强以下工作:
(一)抓组织力提升,突出政治功能。基层D组织的政治建设,首先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D员头脑作为当前必须着力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教育引导基层D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D***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核心的D***保持高度一致。全面抓好基层D组织质量提升,要以D支部规范化建设为依托,严肃D内政治生活,严明D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一个D支部作用发挥的好坏,D支部书记是关键,一个政治强、业务精、人气旺,具有人格魅力的D支部书记可以有效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要发挥书记“头雁”作用,把工作经费、活动场所、活动计划安排的井然有序;同时要以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坚持目标具体化、措施规范化、操作流程化的思路,明确D支部各项工作和质量标准,要以绣花功夫提升执行力,逐步把基层D组织建设成为宣传D的主张、贯彻D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抓执行力提升,强化队伍建设。在新的形势下,D组织要立足“抓基层、强基础,筑堡垒、增活力”,完善D建工作机制。D务干部不足,始终是影响基层D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国有企业D务干部的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要不断提高支部班子履职能力,不断选拔D性强、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D员进支部班子。D委通过“一带三抓”,来落实从严治D主体责任。“一带”,就是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引领和带动整个团队提升。“三抓”,就是要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抓先进支部,抓后进支部。通过“三一三本”,分层分类强化政治学习,提升D员干部理论水平。“三一”是D委每月月初下发当月D支应知应会知识,每天利用早调会、班前会、矿广播站、微信平台进行“每日一学”,同时D委书记、支部书记每天对D员干部之前所学进行“每日一查”,每月到基层区队对各支部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提问考试。“三本”是D委为每位D员每人配备一本《***报告》、一本《D章》和一本矿自编的《D员学习口袋书》,内容覆盖D章D规、***和两级公司重要会议精神,方便员工随时学习查看。利用集团D建信息平台,建立D建工作履职践诺、目标考核、述职评议等机制,提高支部班子“一岗双责”能力。教育引导基层D支部领导干部认真履行好管D治D的政治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督促基层D组织书记强化“主业”意识和“抓D建是本职,不抓D建就是失职、抓不好D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真正把D员干部综合素质提升摆到突出位置。
(三)抓凝聚力提升,注重活动创新。
1.站位要“高”,抓住思想政治建设这个“定盘星”。D支部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针对一个时期干部职工的思想状况,反映的热点、重点以及工作作风等问题,制定思想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建立必要的保障制度,如:定期谈话制度、谈心提醒制度。例如,D委坚持“三必谈”,员工缺勤误工必谈、员工出勤“三违”必谈、员工思想情绪不稳定必谈、员工间产生矛盾必谈。今年还增加了支部书记落实D建责任不到位必谈。为了促进支部书记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成立了“两团”“两会”,即D建理论讲师团、先进事迹宣讲团,文体联合会、读书会,定期组织支部书记微D课和事迹宣讲,把理论宣讲、事迹宣传作为“D建质量提升年”的拓展和延伸,实现了“凝心聚力、一呼百应、全员参与”的大宣讲格局。支部组织生活除了开展一些基本的学习活动、支部会议外,还根据企业的工作重点,员工关心的热点,群众讨论的焦点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还通过文体联合会进行一些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人文书香的矿井文化氛围。
2.工作要“实”,用好D内政治生活这个“净化器”。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