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D支部先进优秀D基层组织先进事迹
XX村位于XX乡的东北部,全村耕地总面积1.9万亩,有320户,1260口人,39名D员。2005年以来,新的村支部一班人在D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充分发挥班子整体功能,抓稳定、抓经济、抓难点、抓创建,推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通过一年多的努力,XX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430元增至5520元,高出全乡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先后获得“全国计划生育试点村先进单位”、“鸡西市‘五个好’村D支部”、“鸡西市小康标兵村”等荣誉称号。
一、抓稳定,化解矛盾求平安
2005年以前,XX村部分村民因土地问题连续多年到省进京上访,成为XX有名的“上访村”,村秩序混乱,干群关系紧张,各项工作停滞不前。针对这种情况,2005年乡D委调整了这个村的支部班子,把为人公道、作风正派,有致富能力、群众公认的汪昌武同志,推选上村支部书记岗位。新班子组建后的第三天就召开了班子会,共同研究,如何打通干群之间的隔心墙,带领村民尽快走上致富路。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讨论,把解决稳定问题摆上重要位置,牢牢抓在手上。为了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工作,采取了支委班子成员包上访户的方式,宣传国家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耐心细致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村支部书记汪昌武多次带领上访群众代表,到有关部门进行政策咨询,明确历史遗留的土地权属问题,消除群众心中的疑问。通过积极工作,收回荒原700余亩,可利用开垦的耕地达500亩,分包给地少的农民。同时,积极鼓励农民到周边农场连队承包土地,目前全村外包地达4500亩。通过以上措施,缓解了农民的情绪,农民因地上访的事情因此平息下来,村里稳定了,各项事业也逐步走入正轨,为加快全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经济,强化服务促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决定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XX村D支部一班人,认真研究本村实际,确定了走“以稻治涝”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针对全村旱田效益不高,十年九涝,农民增收非常缓慢的实际,村D支部通过组织D员、村民算效益帐、对比帐的方式,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水稻生产,把水稻生产作为富村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为了提高村民种植水稻的热情,村D支部专门聘请市水稻研究所的专家、科技人员,到村里举办专题讲座、送科技资料,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大棚育苗、科学管理、新品种推广等实用技术;为解决水稻销售问题,村D支部还组织村民与迎春粮库、爱邦米业等水稻加工企业,签定水稻收购订单,给农民吃定心丸,坚定了农民发展水稻的决心。目前,全村1.9万亩耕地,现已全部改成水田,成为全市水稻第一专业村。预计2006年亩单产可达600公斤,亩纯收益500元以上。为了发挥本村的水草资源优势,村D支部还制定了对外来养牛户,优先提供荒原,对养鹅数量达500-1000只的农户,村里解决10亩地给予补助,并无偿提供一个鱼塘场地的政策,招商引资上项目,极大调动起全村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为加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村D支部还加大了陈欠的清缴力度,将欠村集体资金的农户名单张榜公布,限定时间,采取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清收,做到公正合理、公私分明、账目清晰,现已收回陈欠资金55万元,极大的缓解了村集体资金紧张的状况,受到村民的好评。
三、抓难点,一心为民办实事
为农民办实事,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是XX村D支部新班子组建时,向广大群众承诺的,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水质差、自来水管线老化等问题,支部书记汪昌武会同乡政府领导,多次到市水务局做工作,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经过不懈努力,目
尊敬的用户,感谢以来大家对本站的支持,为更好方便服务广大用户,本站进行了全面升级,新升级的文库系统,网站内容更全,搜索更快,用户体验更好,欢迎大家体验,新站地址:点击进入新站
请大家打开新站后,建议使用手机号登录注册,然后联系客服进行会员权限转移:
会员权限转移步骤:
1、老网站会员用户权限截图发给客服
2、到新网站点击进入新站 注册一个账号,建议使用手机号登录,更方便安全
3、新网站注册用户账号发给客服,收到信息后,客服会手动给大家开通新网站开权限
4、成功开通会员权限转移成功后 ,点击网站我的进人个人中心,点击开通VIP会显示会员权限和到期时间,请自己检查
5、客服微信:369498653
点击进入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