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D建写作提纲30例
一、一村一项目撬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一是整合资金,保障项目实施。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
二是创新机制,助推项目建设。组织部门主抓、行业部门主责、乡镇村主推。
三是多措并举,发挥项目效益。引入企业管,注重利益链接。
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
一是设立公益岗,解决贫困人口务工就业。
二是用好互联网,解决扶贫产品滞销问题。
三是搭上头班车,支持扶贫车间恢复生产。
三、推动基层D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一是出实招,激励使命担当。确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二是筑体系,强化政治引领。结合主题教育督导推进基层D建工作。
三是强堡垒,推进提质聚力。基层D组织有钱办事、有人理事、有场所议事、有制度管事。
四是见实效,推动任务落实。实施抓D建促脱贫攻坚网格化管理,落实各级D组织和D员干部包村包片包户责任,实行后盾单位项目、资金、责任“三捆绑”。
四、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教育基地建设
一是因地制宜,完善培训基地基础设施
二是与时俱进,建立乡村振兴教学体系
三是全面协调,理清各方利益分配机制
五、D建“沉下去”,服务“提上来”
一是健全联动机制,下好D建“一盘棋”。 绘制了“智慧D建”网格地图,将联村县级领导和联村县直帮扶单位负责人、包村乡镇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村支两委干部等“四支队伍”编入网格,开展政策宣讲、矛盾化解等工作。
二是大力简政放权,找准服务“风向标”。 大力向乡镇(街道)简政放权、减负赋权。
三是搞活基层治理,画出最大“同心圆”。 在各乡镇、村设置“微服务”专项资金,用“微服务”解决小问题、服务大民生。展“联建‘五化’D支部、联创文明社区、联解区域难题、联推惠民服务”的“四联”结对共建活动。
六、“D建引领、互助五兴”激活基层活力
一是开展“学习互助”,践行D员为民服务的初心。主题D日集中学、D网平台监督学、建群提醒交流学、送教上门帮助学、走出寨门参观学、征求意见检视学、自我对照反思。
二是组织“生产互助”,增强村民干事创业的决心。帮助村民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发展新兴产业。
三是引导“乡风互助”,锤炼共同建设家园的公心。落实《村规民约》相互监督、相互提醒机制。
四是推行“邻里互助”,凝聚群众守望相助的爱心。共同关怀机制、特殊困难邻里互助机制。
五是倡导“绿色互助”,增强群众宜居环境的舒心。依托主题D日、田间课堂等载体,强化主题实践,组织“绿色互助”复绿行动。
七、D旗引领脱贫致富路
一是筑牢堡垒,打造脱贫一线“桥头堡”。
二是配强育优,锻造精准帮扶“突击队”。 大力实施基层D组织书记“雏雁工程”, 积极培养“双带”型D员。
三是聚力攻坚,筑牢贫困群众“致富路” 。做大做强大产业链条。
八、防止村干部“跑龙套”
一是“三定”压责任。定人、定事、定责。
二是“三比”激活力。比带头、比干劲、比成绩。
三是“三考”助履职。积分量考、巡查督考、民主评考。
九、跨村联建结伴致富
一是组织联建,脱贫攻坚合力强。就近成立联合D组织。
二是经济联合,产业助农稳增收。跨村联建D组织以产业联兴为纽带,推动片区脱贫攻坚。
三是利益联结,村容村貌大变样。采用“D总支+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十、“D建引擎”激活乡村振兴
一是D建+雁阵工程,夯实组织基础。选优配强村D组织班子,培育发展能力强的村级D组织。
二是D建+特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实行“支部+企业”发展模式。
三是D建+基层治理,促进共建共享。以公共空间治理为切入口,引导基层D员干部做好公共空间、公共收益的守护人。
十一、加强农村基层D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加强思想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信念根基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厚植乡村振兴群众基础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提升乡村振兴实践本领
十二、落实“四责一体”机制深耕基层D建“责任田”
一是统揽担责,推动基层D建工作由“浮”变“沉”。 专题议D建制度,对基层D建重点工作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提出措施和责任要求。
二是清单明责,推动基层D建工作由“虚”变“实”。 建立各级D组织书记抓基层D建工作承诺公示制度
三是履职压责,推动基层D建工作由“弱”变“强”。 制定抓基层D建工作“百分竞赛”考核指标体系。
四是严肃追责,推动基层D建工作由“软”变“硬”。 成立巡察组,采取季度巡察、专项巡察、随机巡察等方式,对各领域D组织直接巡察到支部。
十三、抓D建引领脱贫攻坚
一是精兵强将下沉到村
二是建强支部筑牢堡垒
三是D员带头共同致富
四是发展产业稳定脱贫
十四、走上一条“D建+基层社会治理”善治之路
一是D建引领,筑堡垒当表率强服务。深化D建入网进格,将D建指导员(第一书记)、村(社区)干部、D员编入网格,实现“基层D建、平安建设、民生服务”三网融合。
二是自治有力,争先进兴家业促发展。建立健全“一约四会+X”制度,以村规民约规范村民日常行为,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四会)+“X”等自治组织管理村级事务。
三是法治有序,促守法调纠纷保平安。规范村(社区)级事务准入制度,全面推进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
四是德治有效,群众评乡贤论榜上展。坚持以规立德,通过乡贤的力量、村规民约的权威、生活礼俗的教化,引导群众行为、规范社会秩序。
十五、D建联盟点燃乡村振兴“红色引擎”
一是以D建联盟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按照“D建引领、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原则,将地域相邻、产业相辅、优势互补的村,建立D建联盟。
二是以人才为支撑,焕发乡村活力。依托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从各类组织负责人、农村实用人才、青年农民、村医村教、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