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组织部长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健全基层D组织提升政治领导力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

提供加强组织保证

——在县(区)委组织部长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这次县(区)委组织部长培训计划安排,今天由我围绕加强基层D组织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组织保证进行交流发言。众所周知,D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的力量源于基层。加强新时代基层D组织建设,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提升基层D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不断优化D组织设置,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D组织建设,总结推广先进D支部工作方法,让D的旗帜在每一个阵地高高飘扬。

一、着力四个优化建立建强四类基层D组织

为贯彻落实D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切实发挥D支部的主体作用,XX县委把健全基本组织作为D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基础环节,不断探索以地缘、业缘、志缘为纽带,创新基层D组织设置形式,拓宽D组织工作覆盖面。对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提出了健全完善D的基层组织体系的要求,按照合理优化、应建尽建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领域D组织的设置和调整工作。

(一)优化农村D组织设置。一是推行村村联建模式。村村联建主要是实现强弱合并和邻村合并。强弱合并主要是针对村与村之间发展差距拉大的实际,采取大村带小村、富村带穷村、强村带弱村等多种形式合并建立D组织。邻村合并,主要是方便开展D组织生活。二是推行村企联建模式。积极探索以产业关联为纽带、资源互享为基础、双方受益为目标,实施村D支部+企业”“村D支部+协会(合作社)的新模式,组建村企联建”“村协联建等联合D组织,以D建一体化促进经济一体化。三是推行村居联建模式。村居联建,一般是通过城区居委会D支部和农村D支部结成一个联合D总支,联合D总支书记由城区居委会D支部书记担任。

(二)优化社区D组织设置。首先,通过推行城乡共建,双边共管的模式来逐渐规范和严格要求流动D员的工作,力求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D员的流动给基层D组织建设带来的负担。其次,创新活动载体,通过组织和协调D员干部开展好就业领域、维稳领域、便民服务领域以及法律援助领域等方面的工作,确保社区群众的各类需求都能够通过联系专门负责该领域的D员而得到关注与解决。再次,增强社区服务意识,认真倾听社区群众的合理诉求。D组织可以通过实地走访和考察等形式全面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把D的关怀与温暖传递到每一个家庭,进而不断强化基层D组织的服务功能。

(三)优化非公有制经济D组织设置。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职工5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有D员;具备建立D组织条件的企业,实现D的组织覆盖;因条件暂不具备、尚未建立D组织的企业,实现D的工作覆盖。加大发展D员力度,做好D员D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生产一线职工、专业技术骨干及经营管理人员中发展D员的工作力度,重视在农民工中发展D员,注意培养发展符合条件的企业出资人入D。引导和督促流动D员及时转接组织关系。创新工作方式,对未建立D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选派D建工作指导员、确定D建工作联络员、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等方式,积极开展D的工作,推动企业建立D组织。

(四)优化社会组织D组织设置。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来开展D建工作。结合社会组织的实际,采取联合、独建、挂靠等方法建立D组织。联合就是建立联合D支部;“独建就是单独建立D组织;挂靠就是把D员的组织关系转到所隶属的单位D组织或所在的社区D组织。在条件成熟的社会组织中先行建立D组织,并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做法和好的经验,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这样通过典型带动、循序渐进,点上抓提高、面上抓覆盖、整体抓深入,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

XX县还注重发挥D小组这一组织单元的作用,对D小组如何设置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原则上有15名以上D员的D支部都要划分D小组,每个D小组人数不少于3,每名D员都要编入一个D小组并参加活动;不足15名D员的D支部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设立D小组。

二、坚持“四个强化”,确保组织和工作覆盖到位

XX县委把扩大D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作为基层D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在推进D支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基层D组织的设置形式,加大在易地搬迁社区、外出务工D员群体中建立D组织的力度,使D的领导、D的工作、D的组织的作用更加有效地覆盖到社会各个领域。

(一)强化组织建设。组织建设是开展两新组织D建工作的基础。在新形势下,XX县委按照理顺关系、动态管理、抓住重点、适当激励的新思路,加强两新D组织组建工作。理顺组织关系,组织各乡镇D委和县民政局、工商局等相关单位对两新组织进行摸底排查,制定基础台账。同时,根据两新组织性质调整隶属关系,逐步形成了园区非公企业D组织由旅游产业集聚区D工委管理、民办学校D组织由教育D工委管理、改制非公企业D组织由原单位D组织管理、其他两新D组织由所在地乡镇D委管理的体系,使隶属关系更为清楚、组织管理更便利有效。加强动态管理,将D组织管理与集中排查、集中组建、集中培训三集中活动相结合,每季度对两新组织进行一次统计,分类建立和更新D建工作台账,做到运行情况清、从业人员情况清、D员队伍情况清、负责人情况清、未建D组织原因清五个清。抓住工作重点,在做好传统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D建工作的同时,将工作重点转到互联网企业、服务业、物业管理等新兴领域,不断加大D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力度。给予适当激励,探索将两新D组织组建与两新组织登记年检、等级评估等工作相结合,提高两新组织组建D组织的积极性。

(二)强化D建指导。按照无D员抓发展、有D员抓组建、组建后抓提升的思路,提高两新组织抓D建意识,为D建工作开展创造条件,使D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o强化分类指导,对已建立D组织的,根据D支部标准化建设要求进行提升,打造两新D建工作示范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两新组织,加强跟踪指导,制定推进措施,创造条件建立D组织。加大D建指导员选派力度,县委组织部选派26名转任非领导职务干部到两新组织担任D建指导员,制定D建指导员工作条例,明确工作内容,每月上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加强两新组织D建工作的专业性、长效性。规范群团组织建设,两新组织职工在25人以上的,要求成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不足25人的,选举组织员1人,组织会员开展活动;有女性职工的要求成立妇女联合会或妇女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强化D的工作覆盖。

(三)强化资源保障。规范D建阵地,严格按照D支部标准化建设要求,依托现有资源对两新D组织阵地进行规范提升。目前,全县两新D组织已全部有D支部办公室、D员活动室、D建书屋(书柜)等;没有D组织的两新组织也都设立了D建书屋(书柜)。投资10余万元在非公企业较为集中的县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D群服务中心一处,服务园区内非公企业D组织和D员,并开展D的政策理论、企业管理、电商服务等讲习活动,强化对企业的政治引领。配好D支部书记和D务人员,鼓励非公企业D组织书记与企业管理层交叉任职,配备高素质、懂业务的专兼职D务工作人员,加强对D组织书记和D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资金保障,通过严格落实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政策、全额返还D费、星级评定奖励等措施,保障非公企业D

(四)强化作用发挥。D组织和D员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关键看活动载体好不好。XX县委把两新D组织活动与县委重点工作、企业生产发展结合起来,切实提高两新D组织活动的目的性、激励性和吸引力。开展支部结对共联建、D员干部做表率活动,积极鼓励支持两新D组织服务脱贫攻坚,履行社会责任,X两新D支部积极分包联系贫困村,发挥行业优势,帮助贫困户脱贫,取得良好效果。开展两新D支部分类评星、晋级提档活动,对两新D支部进行分类评星,每个D支部结合实际制定创星方案,进行全方面提升,参与评星活动。XX集团D支部被评为五星级D支部,并奖励D建经费10000元,其余两新D组织以XX集团D支部为标杆,制定了争创措施,推动晋位升级。开展D员承诺践诺活动,D员根据自身岗位特点和工作内容向D组织承诺,并予以公示,接受D组织和D员群众监督,把践诺较好的D员评为D员示范岗

三、把好“四道程序”,实施基层D组织晋级提档

事业兴衰,关键在D;管D治D,重在基层。XX县委以分类评星、晋级提档工作为抓手,探索建立加强基层D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模式,让基层D组织焕发新活力,干出新实效。

(一)细化评定标准。XX县委将星级评定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五个等次,按照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学校等不同领域分类进行。星级评定工作按照县委组织部出台的《XX县D支部标准化建设百分细则》进行,主要围绕D支部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阵地、基本保障六项基本建设情况,具体评价标准为:考评得分95分(含)以上、90分(含)至95分、80分(含)至90分、60分(含)至80分、60分以下分别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D支部。同时,明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能申报四星级”“五星级D组织:D组织负责人或D员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

付费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该内容查看价格:¥19 / VIP会员免费

登录后购买 开通VIP免费查看

分享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