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在公司改革专题动员会上的讲话

董事长在公司改革专题动员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的讲话主题主要是围绕改革,行政工作不再重复。

有人说,xx来了不是瞎折腾吗?我们不是干得很好吗?也有人说我来了搞文化大革命。我现在和大家讲讲为什么要改革。D***国务院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未来一系列改革的重中之重。

去年xxx日,******视察xx时指出:国企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指出了国有企业改革不彻底的问题,我确实是面对面感受到了。去年xx日我在xx参加两会,向******汇报工作,******指出,我们有的国有企业主业没做好就去做房地产,去做金融,金融还违规。

抱残守缺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重汽同样存在。我到中国重汽后,收到上百封群众来信,做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主流还是认可的,有一些负面杂音也很正常,改革总是要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

一、为何要改革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任何企业都无法逃避。当前,全球商用车产业整合愈演愈烈,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改革开放40年,中国汽车行业走了两条路,乘用车走的是合资路线,重型汽车走的是引进消化吸收路线。乘用车起步定位就错了,走急了,缺失高水平的动力总成技术,迎合了低价格消费水平的消费群体。

有一些和外国合资的企业挣了一大把钱让外国人拿去一半,挣的另一半分到了中国的股东,自主乘用车没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坐在功劳簿上,最核心的技术外国人不会给我们,他们到中国卖的车有些是国外淘汰技术。

什么是高端品牌?奔驰SEC三个系列,在中国只卖C系列,卖得很红火,外国人连看都不看,欧洲E系列早就不生产了,我们就是处在这样的消费阶段。

反而是重型汽车,我们掌控或基本掌控了核心动力总成技术,走过了欧洲四、五十年的道路,得益于我们在开放中掌控了核心技术。现在干轿车的企业大都不挣钱或者亏损,也开始进入重型卡车,因为重型卡车资源的共享比较普及。

我们这个行业,必须要做全系列商用车,别人都来蚕食我们的市场,我们光做重型汽车不行,要做全系列商用车。只有否定自我,否定我们过去的,准确把握我们的,才能准确对症下药。

这些突出体现在:

1、法人治理结构混乱,产权结构复杂

从这几次集中工作汇报就看出来了,有的是公司,有的是部,都按二级单位管理,但实际上还有从属关系。缺乏顶层设计,法人下面套事业部,事业部下面套法人,董事长作为法人代表不知道公司整体情况,无法对公司经营负全责,决策机制不健全。

董事长就是狗皮膏药,在中国违法的成本太低,国外没有人轻易愿意干法人代表,一旦出事就可能是家破人亡。公司层级过多,我听说最多的都到了六级,下面还有参股企业。国外好多公司都有好几级,但是要有信息化支持,在办公桌前就能看到各级公司在干什么。问题是我们看不到,一级级汇报上来信息全部都失真了。

我们在香港搞了五六个公司,不知道是什么目的。香港就是个平台,有个证券事务代表就行了。从法律层面看,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为公司带来经营风险。最近我们做了一些调整,还要进一步调整。我估计在座的也没有人能回答中国重汽到底有多少法人公司,这是很可怕的问题。

2、人员过多,人浮于事

我去了一趟一汽解放,一共xxxxx人,包括总部、xx解放、锡柴、大柴、车桥、变速箱和各地合资企业。按照财务口径,它们是xxx亿元收入,我们是xxx亿收入。我一听就傻了,我们的效率肯定买不过人家,成本低所以价格低,去年他们也挣了xx亿元。一汽解放的人工成本比我们高一倍,无锡人均收入就xx万,我们最高的研发人员人均收入才xx万元。

截至去年底,中国重汽的用工总数是xxxxx人,其中合同工xxxxx人(其中济南地区xxxxx人),外地这些公司有很大问题,大量消耗,大量流血;派遣工xxxxx人(其中劳务用工xxxx人,简易外包xxxx人);管理人员xxxx人,工程技术人员xxxx人,营销人员xxxx人,一线工人万人,整体结构极不合理。潍柴发动机板块万人,管理人员才xxxx人,去年销售收入是xxx亿元。

今天我在大会上宣布,所有岗位流动一律冻结,人力资源部10天以内要报出每个单位管理岗位多少、领导干部多少、工人多少、外包多少。我给于瑞群同志今年定的一个KPI指标,就是要求把外包的万人归零。我们有大量的员工能进不能出,人力资源部要把5000个管理岗位回答清楚,本科以上多少,工人转管理的多少。潍柴所有管理岗位一定是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决不允许工人转管理岗位。

现在提拔干部,凡是进入干部序列的,技校毕业的原则不提拔,只有极个别特别突出的会提拔。技校毕业的可以发展成高级技师、工匠。领导干部是有标准的,不能靠请客、送礼、找关系就当管理干部,这样管理就上不去。大家都埋怨工资上不去,这是根本原因。

其实想做好很简单,给每个公司和部门核定工资总额,你愿意用多少人就用多少,用的越少工资越高。劳务工的问题过去我在潍柴当厂长时也有,2000多个劳务工,各单位都有使用劳务工的权利,现在都没有了。

我们是周期性很强的企业,如果在好的时候不下决心把解决,一旦来一次金融危机就会完蛋。

3、干部职数过多,年龄结构不合理

没有形成梯次化的干部队伍,总体年龄偏大,而且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能上不能下,没有给年轻人留下充分的上升空间。

员工晋升论资排辈,这个人不容易,轮也轮着他了。有的到外面去干了很多年,回来也要提拔一下,给个专务。这次为什么提出来男的满55岁、女的满50岁自动进入内退范围,除非是特别重要、业务岗位特别需要的可以继续留下来。

不是说这些老同志不好,他们都曾为中国重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随着知识的老化,我们需要一批新的青年干部上来,需要一批70后、80后的干部上来接班。

4、考核制度形同虚设,干不好也感觉不到痛

我认为我们的很多政策措施,之所以执行不到位,工作成果在收入中得不到体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实行KPI,考核与企业经营目标没有紧密挂钩,工资能高不能低。考核兑现时搞平衡、大锅饭。尽管也有考核、处罚,但是考核不强势,部级干部收入基本都一样,干不好也感觉不到痛。

与行业相比,我们的员工收入偏低,研发人员年平均收入万元,销售人员年平均收入万元,一线工人年平均收入万元,这是当前影响重汽集团干部、技术、营销全员积极性的最大问题。我觉得重汽每年都应该进行表彰,我昨天问刘培民一个优秀营销团队表彰多少,他说xx万就不少,我说你怎么不想个xxx万呢?如果有xx个卖xxxxx辆车的,奖励xxxx万不才花x个亿吗?

5、集团包袱沉重,随时都有资金链风险

中国重汽在过去的发展扩张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不讲成本、不看效益、不注重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规模、数量和资产做文章,想办法扩大,但是是否有这个管理能力。在外面投资的企业,除了杭发以外,基本不挣钱。

xxxx年集团总部贷款总额达到xxx亿元,当年卷入xx银行金融诈骗案,实际损失高达xx亿元,对中国重汽的社会声誉和发展造成了很坏的影响。集团xxxx年两金占用xxx亿元,其中房地产占了xxx亿元,房地产公司一旦出现问题,集团随时都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我和房地产公司一把手杨斌同志说,房地产我们干不了,自己的地种不好去种别人的地。你要重新给我做个方案,怎么有效退出,怎么调动现有人员积极性。只要敢想我就敢给你政策,关键怎么把现有的房子卖出去,回笼变现。

6、主业不突出,总部人越多企业死得越快

中国重汽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产品规划,我认为你们产品规划部门非常弱,我有空会逐个部门给你们诊断。战略路径不清晰,产品布局不合理。目前仍存在大量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还存在房地产、物业、医院、客运等大量非主营业务和企业办社会职能,占用了大量资源和精力。这些都要剥离出去,在潍柴20年前就已经改完了。

机关总部人越多企业就死得越快,有庙就要有神,有神就要有权。只有把这些解决了,企业才能轻松上阵,心无旁骛攻主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今年蔡东同志带着团队,集中抓产品走向一流;我集中抓改革,机制走向一流。

我这个人不怕死,我将骨灰盒放在xx不如放在济南的英雄山上,这样更出名,我既然来到重汽就做好了各种准备。

二、如何在改革中快速推进产业发展

1、客户的要求不能过夜

企业发展的主体是产品,企业的兴衰也是基于产品,必须依靠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更新产品,才能不断开拓市场,获得发展。客户的需求就是枪声,客户的要求到了每个部门都不能过夜。

2、客户是我们共同的老板

决不能把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当成一句口号,必须与日常行为统一起来,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客户,一环扣一环,营造出企业发展的正能量。

技术研发系统要实现产品开发,也要向精准细化的客户需求转型,前两天我给技术部门开了会,你们如果整天坐在办公楼里办公,想设计出好产品是绝对不可能的。

3、让混日子的人腾出位子

我们过去是有预算、无考核、没效果,典型的预算和执行两张皮。现在我们要建立起以财务为中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推进薪酬市场化改革,导入绩效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应用,预算考核联动,形成人人担指标、人人有压力的氛围。他们说我到重汽要慢慢适应,慢慢适应我就退休了,关键是没等我退休重汽可能就关门了。

一是要对全体领导干部全面导入KPI考核和360素质体检,今年开始所有干部都要竞争上岗,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后面10%的就要撤职,很残酷。要让那些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得到提拔重用,让那些不愿干、不能干、混日子的人立即腾出位子,不断优化调整我们的干部结构。

今天上午我们职代会都通过了,在职正部、副部级干部给予3次竞聘机会,第二次竞聘失败的,降级使用;第三次竞聘失败的,降为一般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也不是都能干的,也要竞争。

二是要精准考核,区分各单位经营特点,突出导向性和针对性,有的要求上量、有的要求做利润、有的要求做品牌,心肝脾肺胆各自发挥自己的功能,充分体现业绩导向,收入要与企业经营业绩、个人价值创造紧密结合。不光是收入问题,我们还感受到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感受到别人的尊重,感受到领导对我的认可,不是混出来的。

三是要建立全员常态化的优胜劣汰机制,按比例每年都淘汰一批不胜任的领导干部、一批不胜任的管理干部、一批不胜任的员工,引入一批新鲜的血液,让员工有危机感,不断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

我们xxxx年招聘了xxx个大学生,D委会专门听了一次汇报,自己都觉得很没面子,招来的都是排名xxxxxx名以外的大学,好多都不知道是什么大学,我问人力资源部谁招的,他们说招的人内退了。什么人都可以来,没有标准。我看了以后心情很沉重。我们定了一条,排名xxx名以外高校的原则上不要,来了也要辞退,不管谁打的招呼,不管给谁送礼了,都白送了,一切按照新标准、新章程,重新审查去年来的大学生。现在已经冻结了,今后凡是领导干部的孩子进入中国重汽,必须透明管理,上D委会研究。潍柴一律不让进,潍柴正部级孩子从国外回来后想进潍柴,我一概不办,六亲不认。

4、聚焦世界一流,打造中国制造名片

中国重汽既然是中国重型汽车的摇篮,就应该是品牌、技术、质量被大家公认的中国最高端品牌,要成为与斯堪尼亚、戴姆勒、沃尔沃并驾齐驱的企业,这是我们的最高梦想。我们干什么事都要有点志气,2002年我给潍柴提出我们要做英特尔芯,全世界都用我们的发动机,现在基本实现了。

卡特彼勒2004年想收购xx,我说你给我什么,我要产品你给我什么产品,他说产品是靠市场决定的,我说你什么时候把我想要的产品在xx落地

付费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该内容查看价格:¥19 / VIP会员免费

登录后购买 开通VIP免费查看

分享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