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篇)2022年省管局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汇编

2022年省管局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汇编

(17篇)

目录

  1. 勇于直面问题 1
  2. 深入实践中解决真问题 4
  3. 提升能力端正态度 练就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真”本领 6
  4. 积极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 8
  5. 牢记使命担当 开创办公用房管理工作新局面 11
  6. 胸怀伟业奋勇前行 14
  7. 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 17
  8. 讲担当强服务优环境 加快办公用房管理工作争先进位 20
  9.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3
  10. 年轻干部应守住第一道“防线” 25
  11. 理想之光照亮前进道路 28
  12. 年轻干部要筑牢防腐拒变防线 30
  13. 做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32
  14. 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彩 34
  15. 强化责任担当书写青春华章 37
  16. 青春有味是拼搏 40
  17. 三十如何而立 43

勇于直面问题

一要直面问题。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工作中,对照标准要求,对比先进先发,不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办公室政务、财务、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围绕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重点、局党组安排部署的要点、机关干部职工关心的热点,在参谋助手、沟通协调、跟踪问效上还有较大差距。再如,我个人也存在文字材料水平不够、财务管理业务不熟悉、工作效率质量需提高等问题。面对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要勇于正视,不能遇到难题能躲就躲、能绕就绕,不但自己不去解决,而且不请示、不汇报,认为拖一拖就可以蒙混过关,导致小事拖大、延误工作,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不断强化问题意识,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才是正确的谋事成事之道,才是党员干部应具有的基本政治品德和素质。

二要提升能力。******指出,全党同志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提高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高度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之所在,找准服从、维护、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提高学习能力,围绕重点工作,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会运用新观点、新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注重学习的深度、广度,锤炼过硬本领,成为行家里手。提高思考能力,独立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弄清工作“为什么做、要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好”,用全面辩证发展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面观察和思考问题,立足本职岗位谋事、干事、成事,在谋事中不断发现问题,在干事中不断解决问题,在推动工作中成就事业。

三要解决问题。******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敢于较真碰硬,挑重担子、啃硬骨头,增强敬业精神,强化责任担当,踏实地沉下心来干工作,把自身本职工作干深干透,推动各项工作从说了、做了向做好了、做成了转变。敢于创新创造,把改革创新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凡事要多问为什么,不能照抄照搬、墨守成规,对标沪苏浙及全国先进经验,并结合实际拿出科学高效、务实管用的落实举措。践行“三严三实”,保持奋发有为的状态,树牢为民情怀,坚守廉洁底线,严守保密纪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无私奉献,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更加出彩的业绩。

深入实践中解决真问题

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写道:“历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而对于从何处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观点明确地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唯有深入实践中,才能调查研究反映时代诉求的真正问题,寻找到得以经受实践检验的真实答案。

坚持实践第一,在实践中抓真问题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传家宝。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主席的经典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正是在深入调查韶山农村现状,了解农民的阶级状况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完成的,也基于这一段调查研究的经历,中国农村所蕴含的革命力量才能被深入认识和挖掘,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曾创造性地提出“四下基层”工作法(即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找准真问题,研究真对策。重视调查研究工作,立足于实践研究问题,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以掌握的第一手材料解决问题,可以有效避免“刻舟求剑”和“闭门造车”,打破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真正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破解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获取切实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伴随社会治理新挑战、新问题的层出不穷,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基于“两个一百年”交汇点的准确认识和对中国国情变化的深刻洞察,这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对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诸多繁杂信息加以辨别、梳理、整合,把握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探索内在规律,寻求解决之道。这些工作的完成无法凭借书本经验和感性认识实现,深入实践是破解社会发展难题、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唯一途径。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一方面要“身入”,弘扬求真务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深入到基层一线,擅于分析问题本质,学会审慎思考、明察秋毫;另一方面要“心至”,用心用情投入工作,关心回应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意见,勇于面对矛盾尖锐的问题。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以实践获真知,以实践抓落实,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才能站稳人民立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提升能力端正态度 练就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真”本领

一、“真研究问题”必须要具备发现“真问题”的能力“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做好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必须增强问题意识。******曾提出调查研究的“五字诀”,其中一个就是要“准”,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在调查研究中要善于分析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聚焦热点难点,回应群众关切,准确发现“真问题”。

发现“真问题”,关键是要能够准确把握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准确把握了主要矛盾,就能抓住重点,解决矛盾,推动事业发展。把握机关事务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就是要围绕中心大局,找准推动机关事务工作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重要事情。近年来,省管局党组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要求各单位每年至少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书面报告,同时在全局大力推行制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做法,就是要在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有力推动全局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自觉贯彻、认真落实,努力提升发现“真问题”的能力。

二、“真研究问题”必须要端正研究问题的态度******曾形象而深刻地指出,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因此“真研究问题”,还必须要具有严谨、端正的研究态度。决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

端正态度的关键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崇高情怀,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只要我们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放在首要位置,就会在工

付费隐藏内容
此处内容需要权限查看

该内容查看价格:¥19.9 / VIP会员免费

登录后购买 开通VIP免费查看

分享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