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D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切实建强D支部,根据***和国家机关工委有关部署要求,现就报社全面推进D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中国******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D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D内法规为遵循,以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D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D支部为目标,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把D要管D、全面从严治D和D管宣传、D管意识形态、D管媒体原则落实到每个D支部,推动D支部建设与新闻宣传、内部管理、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着力解决基层D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全面提升报社基层D建工作质量。
二、具体任务
重点从6个方面明确标准、作出规范。
(一)组织设置规范
以健全优化组织设置为着力点,按照规范、务实、管用原则,做到应建尽建、设置规范、运行高效、调整及时。
1.D支部的设立。报社内设机构、社属企业有正式D员3人以上、D员人数50人以下的,组建直属D支部;设D委(D工委)、D总支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D员人数状况下设若干D支部;正式D员不足3人的,按照地域相邻、业务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D支部,覆盖部门单位不超过5个。社属媒体企业驻地方分支机构的D员,纳入所在地的国内分社D组织统一管理。国外分社D员纳入我驻外使领馆D组织统一管理。
2.临时D支部的设立。经编委会批准组建的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防控应急宣传报道等临时机构,在D员组织关系不转接的情况下,可成立临时D支部。临时D支部在临时组建机构撤销后自然撤销。
3.D小组的划分。D员人数在20人以上的D支部应当划分若干D小组,每个D小组不少于3名D员,其中至少有1名正式D员,并设立D小组组长。国外中心分社在所属使领馆D组织同意后可设D支部或D小组,并报国际部D总支和报社机关D委备案。
(二)支委会建设规范
以增强D支部委员会功能为着力点,选优配强D支部班子。
4.D支部委员会组成。有正式D员7人以上的D支部,应当设立D支部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一般不超过7人。D支部设书记1人,原则上由本部门本单位D员主要负责人担任;可视情设副书记,设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纪检委员一般由部门副职(国内分社采编主任或企业中层领导)以上D员干部担任。正式D员不足7人的,设1名书记,并指定专人负责纪检工作,必要时可设1名副书记。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中的正式D员要尽量进入D支部委员会,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D支部委员会由D员大会选举产生,D支部书记、副书记一般由D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确有必要时,由上级D组织指派。
5.D支部委员会任期。D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期满按时换届。上级D组织对任期届满的D支部,一般提前6个月发出书面提醒函,督促做好换届准备;对需要延期或者提前换届的,应当认真审核、从严把关,延长或者提前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D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出现空缺,应当及时进行补选。
(三)组织生活规范
以提升质量效果为着力点,严格执行D的组织生活制度。
6.“三会一课”。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D性锻炼,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D员大会、安排1次D课,每月召开1次D支部委员会会议、D小组会。
7.组织生活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以D支部D员大会、D支部委员会会议或者D小组会形式召开。会前明确主题,认真学习,谈心谈话,听取意见;会上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整改方向;会后制定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落实。根据需要或者上级D组织安排,可以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8.双重组织生活。编委会成员和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应当编入一个D支部,以普通D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会,带头为D员干部讲D课。
9.民主评议D员。一般每年开展1次,可结合组织生活会一并进行。组织D员对照合格D员标准、入D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D性分析。按照个人自评、D员互评、民主测评的程序进行评议,D支部委员会会议或者D员大会根据评议情况和D员日常表现情况,提出评定意见。
10.谈心谈话。D支部委员之间、D支部委员和D员之间、D员之间应当经常开展谈心谈话,每年不少于1次。注意利用重要节点开展谈心谈话,做到岗位变动必谈、组织处置必谈、发生家庭变故必谈、发现苗头性问题必谈,认真做好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情况及时向D组织报告。
11.主题D日。D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确立一个主题开展D日活动,也可结合“三会一课”等制度实施,组织D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推动组织生活常态化长效化。
(四)功能作用规范
以全面提升组织力为着力点,强化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D***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和本部门本单位中心任务顺利完成。
12.突出政治功能。把D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D员加强理论学习和D性锻炼,严守D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好“三个表率”。
13.促进业务工作。紧紧围绕本部门本单位职能职责开展D支部工作,促进D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组织开展创建D员先锋岗、争当服务群众标兵等活动,教育引导D员带头贯彻落实D***决策部署、做好本职工作、完成急难险重任务。
14.联系服务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落实D的群众路线。采编部门和社属媒体D支部要充分发挥“人民系”全媒体矩阵优势,向群众宣传D的政策,了解群众诉求,反映群众心声,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凝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支持本单位群团组织按照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D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五)D员队伍建设规范
以提升素质能力为着力点,增强D员意识,充分发挥D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设高素质D员队伍。
15.发展D员。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严格执行发展计划,规范发展程序,把好D员入口关。重视从青年业务骨干、社属企业管理人员中发展D员。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可采取“火线入D”的方式,把表现突出的同志及时吸收到D组织中来。
16.教育管理监督D员。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D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提升素质能力为重点,加强D员日常教育。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加强对D员干部日常监督。了解并掌握D员以及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廉政风险防控情况,加强对D员个人社交媒体账号监督管控,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D组织和部门单位领导班子反映。加强和改进社属媒体企业聘用职工中D员的管理,督促及时接转组织关系。认真核算D费交纳标准,督促D员按月、足额、本人交纳D费,做好D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依规稳妥处置不合格D员。
17.激励关怀帮扶。通过谈心谈话、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积极开展D内帮扶工作,着力从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爱D员。把精神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