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运工作和加强春运疫情防控的实施方案
2021年春运将从1月28日开始,至3月8日结束,共计40天。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11部门《关于做好2021年春运工作和加强春运疫情防控的意见》(发改运行〔2021〕35号)和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统筹做好2021年全区春运和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D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按照D***、国务院和xx区D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增强做好春运和疫情防控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毫不放松科学精准抓好春运疫情防控,有力有序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和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顺畅,确保实现疫情防控与春运保障“双胜利”。
二、2021年我区春运形势
经综合研判,2021年春运客流量将显著低于常年,预计全区旅客发送量260万人次,较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474万人次)下降45%。其中铁路61万人次,下降41%;公路135万人次,下降49%;民航64万人次,下降40%。主要呈现四个特征: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复杂形势对春运组织保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境外疫情流行加速,国内疫情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春运期间人员集中流动性增大,将加大传播风险,春运组织面临保障旅客便捷出行、货物顺畅通行和阻断疫情传播的多重压力。二是客流结构变化明显。随着我区前期实施减少人员流动的一系列倡导措施,短途客流占比将上升,小客车出行偏好明显增加,节前客流较分散,节后相对集中。三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客运企业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春运期间个别运输企业和业户容易产生“多拉快运”的冲动;低温天气以及南部山区降雪天气频发,易引发安全事故。四是煤电油气运输保障任务艰巨,能源物资供应紧张叠加疫情防控通行管控,对应急运输组织提出更高要求。
三、加强春运工作组织领导
(一)健全协调机制
按照国家春运工作要求,成立以xx区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xx区春运工作领导小组(春运工作结束后自行撤销,成员名单附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xx区发展改革委,负责全区春运工作的综合组织协调及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做好各项工作落实。各市要参照xx区春运工作组织协调体系建立相应机制。
各级春运机制要注重协调配合,统筹组织辖区春运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加强春运日常运行监测,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科学预测研判,增强运力供给,确保组织有力、推进有序,形成春运工作强大合力,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二)制定工作方案
各市、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具体职责和工作实际,制定和完善春运工作方案(或应急处置预案),制定任务清单,明确目标要求,明晰疫情防控措施,厘清安全责任,并监督落实和实施。
(三)广泛动员部署
按照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和xx区春运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全区一盘棋,强化跨领域、跨区域、全要素、全流程协同联动。各市要根据国家和xx区春运工作机制部署,及早动员部署,因地制宜全面开展工作。
四、毫不放松、科学精准做好春运疫情防控
(一)严格落实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防疫措施
春运期间,各级交通运输、民航等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的分区分级疫情防控规定,落实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消毒通风、客座率控制、临时隔离区设置等防控措施,严格落实健康码核验和体温检测,做好发热乘客信息登记和移交。
(二)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落实务工人员错峰返乡返岗或留岗过年、高校学生避峰放假开学、景区限量预约错峰接待等引导措施。鼓励开行“点对点、一站式”直达包车、包机,减少乘客接触。做好客运站快速测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客流引导,严格“一米线”设置,积极开展网上售票、推行电子客票,鼓励采用人脸识别、刷证核验等非接触方式进站,避免人员聚集。
(三)加强乘客和一线职工个人防护
客运一线服务人员要全员规范佩戴口罩,督促要求旅客全程佩戴口罩。加强对客运一线服务人员健康管理,严格日常健康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在知情自愿的基础上,推动在春运开始前对春运一线服务人员实现疫苗“应接尽接”。
(四)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处置
交通运输、民航等部门要针对局部突发疫情可能引发的交通管控、客流突变、车次航班停开等情形,提前制定有关应急预案,根据突发疫情规模等级,加强应急运力和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实战化演练和队伍培训,确保调度有力、处置得当。
(五)强化春运疫情防控检查指导
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春运疫情防控指导,及时通报疫情信息。春运开始前,各地要组织对春运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各类隐患。
五、压实责任,坚决守住春运安全底线
各市、各成员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xjp******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层层严格落实地方D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春运开始前对春运风险隐患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排查整治,并将隐患排查和治理情况逐级上报,确保安全责任全面落实、安全隐患彻底整治、重大风险有效管控。各市春运协调机制要将本市重大安全隐患和治理情况于1月28日前报xx区春运领导小组办公室。
交通运输部门要重点强化“两客一危”车辆、城市公共交通、交通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抓好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特大桥梁、特长隧道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措施落实。
铁路部门要强化对线路、设备养护管理,突出抓好新开通线路的运营盯控和新投用设备的检修维护,严格落实冬季保障措施,严格遵守各项作业标准,保证设备质量稳定。加强旅客乘降组织,落实雨雪冰冻天气防滑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安检查危制度,严禁危险品进站上车。
民航单位要严格落实冬季运行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运行标准,坚决杜绝超负荷生产、违规操作。加强机场等公共区域的巡逻和控制,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安排,加强地面安全检查和空中保卫工作,严把危险品运输关口,确保飞行安全、